兒童發展篩檢是早期療育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縣市的篩檢網絡大致包含了衛生所預防注射、保母系統與幼兒園,其實重點是每個年齡層的孩子接受篩檢的比例是否夠普及?要提高幼兒接受篩檢的比例,那發展篩檢就必須要納入衛生所、保母與幼兒園的定期工作,只要公衛護士、保母與幼兒園老師能夠熟悉篩檢的工具與方法,這樣就可以及早發現疑似發展遲緩的幼兒,因此縣市政府應該定期舉辦人員培訓,並將兒童發展篩檢與通報納入工作流程與考核,這樣才能夠落實兒童發展篩檢!
話說家長可不可以自行幫孩子進行發展篩檢呢?其實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家長要注意篩檢時的重點,家長可以用台北市兒童發展檢核表先幫孩子進行篩檢,首先,請依照題本的指導語來進行篩檢,不管孩子做對了或是做錯了,都要稱讚孩子,讓孩子願意繼續下去,孩子做錯了或沒反應,不要告訴孩子答案或是現場教,因為告訴孩子答案後,再問一次,孩子答出來並不代表孩子真的有那樣的能力,孩子可能只是短期記憶,模仿大人的答案而已,題本上的題目太少了,也不適合拿來在平常生活中特別教,因為教會了這些題目反而可能會掩蓋了孩子某些能力並沒有發展出來的狀況,平常生活中要廣泛的與孩子互動,學習各種領域的能力,當測試時,才知道這些能力有沒有發展出來。
最後是測試時,若心裡面有掙扎,有懷疑,不知道孩子是否有通過時,就當作沒通過,若孩子兩題沒過,或是一題星號題沒通過,趕快帶孩子去聯合評估鑑定中心醫院做詳細的評估,這樣才能確實知道孩子各領域的發展狀況。